- 积分
- 4475
- 威望
- 6
- 月币
- 397
- 贡献
- 155
- 文采
- 2725
- 阅读权限
- 80
- 注册时间
- 2011-1-22
- 最后登录
- 2020-7-4
|
11#
发表于 2011-7-17 16:37
| 只看该作者
挑选演员
顾也鲁说,石挥是他最欣赏的男演员,石挥常跟他讲的那句"生活上不怕苦,艺术上我负责",也让他铭记在心间。
虎头虎脑的弟弟比哥哥更有小英雄的气质,导演就让哥俩换了角色;30只羊坐着那个年代还很稀罕的火车,随剧组到了南方
"海娃"可以说是中国电影里塑造最成功的一个小英雄。他曾经害怕,曾经哭泣,曾经一筹莫展,也曾经因疏忽大意而丢失信件。但这不仅没有让人感到他的软弱和愚笨,而是更真实可信地让观众感到对敌斗争的严酷和人物所承受的重负,也让观众同海娃一起在他所经受的锻炼中感受成长过程。
扮演"海娃"的蔡元元祖籍安徽,出生于一个演艺世家。在父亲的影响下,蔡元元和哥哥蔡安安,从小就开始接触表演艺术。
1952年,电影《鸡毛信》的导演在挑演员时,同时看中了兄弟俩。导演石挥和副导演谢晋起初让哥哥蔡安安演剧中的主角--机智勇敢的少年英雄海娃,让弟弟蔡元元演海娃的小伙伴狗娃。为此,兄弟俩还到京郊农村体验生活,练了几个月的放羊。可开拍后,导演发现虎头虎脑的弟弟比眉清目秀的哥哥更接近小英雄的气质,就临时让哥俩换了角色。于是,由于成功地扮演了海娃,年仅10岁的蔡元元从此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童星。37年后,兄弟俩在澳门成立了蔡氏兄弟影业公司,填补了澳门电影电视制作业方面的空白。
拍摄轶事
影片的拍摄地主要有三个地方:北京、湖南和上海。在北京拍摄,还动用了毛泽东的警卫。顾也鲁回忆:"毛主席的警卫也演解放军,也演鬼子,多少人记不起来了。"
雨季,是拍摄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在北京没拍几天,就下起了大雪。"影片要拍夏、秋季节的戏,但当时已下过两次雪,积雪未化,我发动解放军和全摄制组扫雪,但也只能拍些中、近景。副导演谢晋提议到湖南去拍,那里还是青山绿水的景象。我同意了。"顾也鲁回忆说。但到了湖南,却又遇上雨季,天天下雨。因为要赶在1953年内放映,所以演员们每天早上一早起来就化好装,等雨稍微小一点就抢拍。"蔡元元老问我,顾叔叔,你眼睛瞎了没有,天还在下雨,为什么叫我们化装?"
天气的恶劣还能克服,但新的烦恼又产生了。
看过《鸡毛信》的观众都知道,整部影片中"出镜率"最高的,除了"海娃",就是羊群,特别是那只担负着特殊任务、生死命运牵动人心的老羊。到了南方,一时半会儿很难找到羊,怎么办?剧组决定把羊带去。就这样,30只羊坐着那个年代还很稀罕的火车,随剧组到了南方。"在湖南,每到一个地方拍戏,派出所就派出警力保护羊群。"有人说,"特别保护"是因为北方的绵羊到了湖南水土不服。顾老解释说,其实是因为当时湖南有很多老虎,还吃人。请派出所保护羊,主要是怕羊被老虎吃掉。"刚到湖南,我就在派出所看到有一个棺材,里面躺着老虎咬死的砍柴农民。不是有句话叫'羊入虎口'吗?我不能把羊送给老虎。当地到处看到老虎的爪印,我挺担心,所以请派出所来保护。"顾老回忆说,每个地方,派出所派出一个小分队的警力。不过,老虎倒是一直没来。"这个戏共花了多少钱,具体记不太清,大概30多万吧。现在一部片子至少要几百万啊!"顾也鲁说。
故人故地
"信没有信封,有固定的折法,紧急的信在中间插上鸡毛,叫鸡毛信。"
鸡毛信,消息树,影片中这些让今天的孩子们看来新奇、好玩的东西,是抗日军民的特殊发明。
2005年3月29日,新华社记者在山西定襄的上零山村见到了1940年日军化学战的幸存者、79岁的张申元老人。他说,自从日本人来放过毒以后,村子的南、北两个山上的树上都插有红旗,有人轮流放哨。这就是"消息树"。"我15岁那年参加了民兵,主要任务就是放哨、埋地雷。晚上我们把地雷埋到日本人进出的必经之路,早上再取出来,怕把自己人炸伤。白天放哨的时候,如果山顶树上的红旗倒了,就意味着日本人来了。晚上也是轮流值班,两个人一班,一炷香换一班。晚上哨兵要是发现敌人来了,就扔手榴弹,来得及的话就敲钟通知村民。我们村里有游击队,但没有跟日本人面对面打过仗,因为力量太薄弱了,主要是保卫村民的安全。"
像古时的烽火狼烟一样,抗日战争中的"消息树"是一道预警,是手无寸铁的中国百姓自卫的武器。
影片中的鸡毛信是一封长方形的、有信封的信,信口插着三根鸡毛。当海娃从父亲手里接过这封特殊的信时,这个镜头便走进了千万名小观众成长的记忆。但除了当年的小"海娃"们,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鸡毛信"至今也还是个"秘密"。
抗战中的村儿童团长、阜平县辛庄村77岁的王专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时说:"信没有信封,有固定的折法,紧急的信在中间插上鸡毛,叫鸡毛信。"他还向记者演示了一遍折信的方法,折完后上端留出一个长段,可写收信人名字,下端叠在一起,可以插鸡毛。
2005年4月27日,新华社记者在天津见到了当年传送过鸡毛信的小通讯员雁秀峰。雁老13岁开始送信,"我送的鸡毛信没有信封,那时候也不需要信封,要不没法藏。折成三角形,抓在手里。这样如果遇到敌人,就假装玩耍摔倒往土里一藏,信太大了不好藏。"
与这些"海娃"们不同的是,狼牙山五壮士的指导员--91岁高龄的蔡展鹏老人,则是一位"鸡毛信"的收信人。今年4月22日,蔡老在保定向新华社记者回忆了他所收到的"海娃"们送来的鸡毛信。"信上如果没有鸡毛,就表示是平信;插一根鸡毛,表示'急';插两根鸡毛,表示'特急';插三根鸡毛,就表示'十万火急'。"
看来,影片中小海娃送的信,确实是一封"十万火急"的信。
送情报路遇鬼子,海笑闯进一户正在办丧事的人家求助;他跟着大家哭得死去活来,眼泪鼻涕一大把,几乎将点燃的纸钱都浇熄了。日本鬼子没有看出半点破绽,只好灰溜溜地离开
这部电影是千百万在烽火中成长的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写照。在整个抗战期间,究竟有多少"海娃"、有多少"王二小",今天已很难考证。
79岁的著名作家海笑,当年就是一个小情报员。他在看了《鸡毛信》之后说:"海娃这个形象比较可信。"海笑本名杨忠,参加新四军后改名为"海啸"。抗战胜利,举国欢腾,他又改名为"海笑"。2005年4月,海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讲述了自己"海娃"式的童年生活。
海笑自述
1942年,海笑的家乡南通被日本人占领。海笑尽管那时才是个14岁的初中生,但整天想着参加新四军,把鬼子赶出中国。"可是,驻在杨家园的新四军嫌我小,不肯收我。"海笑回忆道。
当时,海笑的姐姐早已参军,在南通市金沙区做民运和情报工作。一天夜里,姐姐突然把熟睡的海笑叫醒,严肃地说:"弟弟,现在有一个不穿军装、不拿枪、不拿刀的革命任务,但同样是新四军的一个小战士,这事,你愿意不愿意去做?"
海笑兴奋得从床上跳起来,连说"愿意"。这样,身高不足1.5米的海笑,成为了一名与姐姐单线联系的小情报员。
一般情况下,姐姐每10天回来一次,海笑就把自己在附近打听到的日伪军的人数、装备、鬼子队长和翻译长得什么样、他们下乡干了些什么、地方上哪些人当了汉奸等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姐姐。
情报员工作处处充满危险。一天,小海笑去6里路外的小姨娘家玩,了解到村里有一个人投敌当了汉奸。他问清这人的姓名、年龄、模样,偷偷地记在一张纸上,然后揣上这张纸往回赶,准备告诉姐姐。
当海笑走到鬼头街,正想转弯向南走时,忽然看见100米开外走来一队举着"膏药旗"、枪上插着刺刀的日本鬼子。因为身上藏着那张纸条,海笑的心怦怦乱跳。不够沉着又缺乏经验的他掉转身快步疾走,日本鬼子发现了这个情况,立即叫喊着追赶过来。海笑赶忙钻进玉米田里,把纸条埋在地里,做了个记号后,拔脚便奔跑向前。碰见一户正在办丧事的人家,他便一头扎进去求助。
这户人家全都在哭哭啼啼,忽见海笑闯了进来,知道情况紧急。一个大妈立即找来一件白色的孝袍让他穿上,又戴上白帽,穿上孝鞋,叫他跪在灵堂前磕头烧香燃纸钱。大妈嘱咐海笑,说海笑是她的小儿子,同时嘱咐家人一番。
刚刚安排妥当,4个日本鬼子就搜索过来了。鬼子四处寻找,连躺在停尸板上的死人也不放过。"这时一家人都在放声大哭,我也早已镇静下来,跟着大家哭得死去活来,眼泪鼻涕一大把,几乎将点燃的纸钱都浇熄了。日本鬼子没有看出半点破绽,只好灰溜溜地离开。"回忆起那一幕,海笑至今心有余悸。
那名汉奸最终被新四军锄奸队员除掉了。而这次经验教训使海笑懂得,情报要强记,尽量不要携带嫌疑物品;即使遇到突发事故,也一定要沉着应战。
1943年秋,到鬼子据点了解情况的海笑,碰上了一个叛徒。叛徒知道海笑的姐姐是新四军,但不知道海笑已经是小情报员,拦住海笑说:"不要走,跟我去吃饭。"海笑不得不跟着走。在鬼子的宪兵司令部,叛徒告诉鬼子:"这个小孩的姐姐是新四军。"见海笑只是小孩,鬼子不太重视,对海笑说:"赶快回去叫姐姐来自首,姐姐不来,下次捉住,要死啦死啦的。"就在审讯时,海笑还发现了另一个情报--一个木笼里关着四五位新四军女战士。
海笑假装答应鬼子,连连点头说:"我知道了。"鬼子便把他放出来了。
这第二次死里逃生之后,区里研究决定,不能再让他做情报员了。从此,海笑就告别了小"海娃"的生活。
获得荣誉
1955年英国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优胜奖。
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故事片三等奖。
1980年全国第二次(1954-1979)儿童文艺奖故事片一等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