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载] 我对金庸文学成就的怀疑与确信【外一篇】

金庸小说的价值,只能交由时间决定,五十年后大概会有一个确切的结论出来。也不仅金庸如此,很多文学家,他最终将获得的估价,未必符合今天那些千篇一律的《现代文学史》。
一切尚在未定之天,虽然我个人非常看好金庸小说,却不能完全消除疑惑与疑虑,需要多看看多听听旁人的意见。
  这些年学界对金庸小说的评价,趋于两个极端。我的总体印象:大学者高度肯定金庸作品,小学者(如袁良骏,如鄢烈山,如何满子,如易中天)极度否定金庸小说。
  自我感觉势利眼不算严重,不特别迷信权威,不会因为某位大学问家高看金庸即此确认金庸的大师地位已经无可动摇。
  金庸小说的价值,只能交由时间决定。
  可是,对金庸小说作出高度评价的大学者,不是一二位,而是十数人,就不太一样了。
  一个人,凭着破破烂烂的十几部武侠小说,就可以对十多位一流学者施行“移魂大法”,让他们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鉴赏力,而满嘴胡话?这样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毕竟微乎其微。
  金克木、饶宗颐、柳存仁、余英时、许倬云、夏济安、陈世骧、李劼、章培恒、刘再复、胡文辉、冯其庸……,都是我素所敬仰的学人,也都无一例外对金庸小说评价甚高。
  文史不分家,余英时、许倬云几位先生,既是史学大家,也是文章大家,好文学与坏文学,应该分得清的。许倬云先生且曾为其弟子王小波改过小说,令王小波深为折服。王小波在小说散文中谈到金庸,一律称呼“金庸先生”,很恭敬,多少也是受许老师的影响。王小波给女主人公起一个“陈清扬”的名字,未必与“风清扬”无关,虽然原典都在《诗经》。
  胡文辉先生最年轻,著作也还少,但他2008年所出《陈寅恪诗笺释》已经可以不朽。胡先生非常笃定,“海内外在世的中国文化人物,登峰造极者有三人:金庸,余英时,罗大佑。他们的大师地位,虽未盖棺,已可论定”。
  对我自己的眼光有信心,同时,也信赖上述学人的识力,所以,感觉对金庸小说的终获肯定可以乐观,值得期待。——尽管这些年金庸作品新增加的读者似乎不多,虽然眼前历史老人尚未给出他的结论。
  这两年的易中天先生,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说是“动动指头就可以推倒金庸”(大意),那形象真是高大,近于摩天了。只希望易大师在收了神通之后,回头检点自己十几部巨著,掂量下有哪一部足以传世?
  2011、10

  【外一篇】 李劼?红楼?通鉴?金庸

  研究《红楼》大有创获的学者中间,很有几位对金庸小说同样青眼有加,例如余英时、冯其庸、李劼、刘再复、林以亮,这是很有意思的事。
  近二十年,最重要的“红学”著作,当属李劼先生的《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
  李劼看金庸:

  “我从来不把金庸小说看作是武侠小说,正如我不会把《红楼梦》看作是言情小说一样。……仿佛是为了向读者证明自己所写的不是武侠小说一样,金庸在他最后一部力作《鹿鼎记》里写了一个毫无武侠色彩的韦小宝,正是这个人物形象,使金庸小说获得了一个空前的飞跃,进入了超越自己的境界……韦小宝无意间获得了《红楼梦》中那个情种贾宝玉式的深度:在贾宝玉眼里,历史上的所谓‘文死谏、武死战’全是混话和胡闹。……从金庸小说所展现的历史内容来看,金庸对中国历史是读得透熟的。……在《红楼梦》出示了庙堂的没落之后,金庸小说展现了江湖的破败。江湖,是金庸小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母题之一。好友胡河清生前曾说,金庸小说和钱钟书著述一起,构成进入中国古典文化之宝山的两扇大门。然而,这在我看来,金庸小说乃是对《红楼梦》的一个补充。正如《红楼梦》以庄子笔法写了一个庙堂故事一样,金庸小说以强烈的庙堂关怀写了一个江湖世界。彼此两相对照,读者可以从中读到一个完整的中国文化空间。……《红楼梦》的精彩就在于写出了一个十分生动的庙堂世界,而金庸小说的特色则在于展现了一片悲云惨雾的江湖景象。……在《资治通鉴》里,人们读到的只是宫廷政变,没有江湖风云。然而,有趣的是,金庸小说恰恰让人们在江湖帮会的故事里读出了《资治通鉴》那样的历史意味。从某种意义上说,金庸小说是《资治通鉴》的江湖版。”

  这是李劼先生1998年向科罗拉多大学举办的“金庸小说和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国际研讨会”提交的学术论文,我最近才读到,相见恨晚。鄙人的许多观点,李劼先生在13年前早已道出,很惭愧,也很欣慰。
  像余英时先生一样,李劼先生的研究,不限于《红楼》,而欲透视整部华夏文明史。我读与李先生同时代学者的史学文字,也有所得,知道了许多原先不知的史料、掌故,读李劼史著,却足澡雪精神,开阔胸怀,放宽视界。可惜,这样的学人,在这样的时代,太少太少。
  这样的李劼,看到这样的金庸:“对中国历史是读得透熟的。”余英时先生自称很喜欢金庸的小说,但“对金庸深厚的文史造诣更为欣赏”。到了二流学者——却是一流“学官”——董健眼里,金庸在南京大学历史系当个副教授都不够!
  两相对比,可发一噱。
  在晚清学者陈澧眼中,“有士大夫之学,有博士之学。……士大夫之学,更要於博士之学。”——“专明一艺”,乃是“博士之学”; “略观大意、存其大体”才是“士大夫之学”。


  2011、11

  附记:

  这是为《羊城晚报》所写《金庸密码》专栏第五篇。
他乡遇知音

其实别人的评价又有什么意义呢,市场说明一切。

TOP

我觉得金大侠文学是中国文化的推广
影视资源不好找

TOP

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字的魅力 现在的中国人呢 自家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学不好 偏偏跑去别人的东西 可悲可叹
君坐动车头  我坐动车尾  昨日动车撞动车  同做动车鬼

TOP

看看100年以后人们是怎么评价以前的文学巨匠的
随便逛逛

TOP

返回列表

站长提示 关闭


早期的115和360盘停止分享了!不要买哦!

360盘及老115网盘资源都关闭了分享了!目前只有新115盘及百度云盘还可以继续分享,大家注意!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