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567
- 威望
- 21
- 月币
- 2841
- 贡献
- 205
- 文采
- 151
- 阅读权限
- 90
- 注册时间
- 2010-5-22
- 最后登录
- 2013-9-5
|
闲话黄蓉(转自老坛——oyjwly)
闲话黄蓉
武侠书中的角色大多是脸谱化的人物,但金庸笔下的黄蓉却是一个例外,有优点、有缺点、会成长、会衰老,体态音容历历在目,思维个性脉络分明。看过《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两部小说,感觉金庸的笔触几乎贯穿了黄蓉的一生,尤其是她为人处事的细节,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潜移默化地合理发展,这在金庸所成功塑造的艺术形象中也是不多见的。
其实,黄蓉除了家世渊源、聪颖美丽之外,不过是一名寻常女子罢了。少年时贪玩,爱叛逆(“小妖女”的绰号由此而来),遇见了喜欢的少年郎,便愿与他日夜相从、一生厮守,一心要嫁给他做妻子。即使论聪明才智,黄蓉也仅限于心思敏巧、记忆力特别好而已。她没有超凡的智慧(一灯大师的禅机她便茫然不知所云),不够耐性,缺乏恒心,也不见得特别有同情心(穆念慈的凄苦悲凉,在她看来只是觉得好玩,过分聪明的人未免缺少同情心)。直至与郭靖无奈分离,才开始真正品尝人世间变化无常的滋味。成婚之后,不断增长的生活阅历迫使黄蓉成熟,于是她掩藏起自己的锋锐,事事以大局为重,一心助丈夫发展事业,以及为儿女操心。
看过《射雕英雄传》的读者,问得最多的问题往往是:刁钻古怪的黄蓉,为何会乐意嫁给既憨厚又不英俊的郭靖?一种说法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如同现在流行的一句:“喜欢一件东西是不需要理由的”一样,等于什么都没说。其实解释起来也不困难:男爱女大多因貌而起;女爱男则多半是基于道德、本领或物质上的崇拜。郭靖觉得蓉儿有“说不出的可爱”,黄蓉则觉得 “世上不可能有比他更好的男人了”。郭靖是个有清楚原则且严格恪守原则的人,他是黄蓉的道德典范,他给予黄蓉的是她一向匮乏的精神上的安全感。黄蓉不是“小东邪”,她不要离尘脱俗,不要孤标傲世,只希望接受郭靖的伦理道德观,随他一起过“正常”的家庭生活,同时得到社会上的广泛认可,就心满意足了。至于父亲黄药师生气,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天性使然,勉强不来。黄蓉的这种人生价值观反映到后来,具体到对杨过婚事的专制上,追根究底,就是受郭靖的道德影响过深的缘故(此时黄蓉的身上已经找不到一点所谓“妖女”的气质了)。
许多人喜欢《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是因为那时的她貌美伶俐,娱乐性强。成家后的黄蓉就变得不那么“可爱”了,聪明得近乎阴沉,不复当年诙谐机智的轻松,逐渐步入《神雕侠侣》中“智者虑”的苦涩境地。
作为一位母亲,黄蓉无疑是比较失败的,长女郭芙自大傲慢,恃着父母的威望到处惹是生非。金庸这样写郭氏夫妇的传人,初看令人失望,但细想之下却是合情合理的。郭芙生就黄蓉的绝美容颜,却秉承了郭靖的混沌脑筋,况且郭靖虽笨,但个性优点颇多,而郭芙出生在优裕的环境中,自幼尊贵,黄蓉又偏心护短,从不好好管束这个宝贝女儿(郭靖也是一味严厉而毫无方法),于是便调教出这样一位任性千金。可见郭芙性格悲剧的养成,除了她自己不争气外,身为双亲之一的黄蓉亦难辞其咎。
谈论黄蓉,就不得不拿杨过来作比较。黄蓉与杨过在个性上极其相似,这一点金庸也曾作过多次暗示,所不同的是两人的身世:黄蓉初识郭靖时假扮成一个肮脏褴褛的小叫化,而杨过根本就是小叫化。黄蓉后来约郭靖到湖边相见,恢复其本来面目,郭靖只觉她宛若仙子下凡。黄蓉说,她穿这样的衣服,人人都会待她好,但她扮作小叫化的时候待她好,那才是真心。杨过的小叫化可不是假扮的,无怪乎人人都待他不好。童年的阴影给杨过造成了不小的心理阴暗面,一直到他而立之年也未能彻底消除,黄蓉与杨过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此。
按说性情相似的人在相遇之后应有知音之感,何以两人的关系一度如此紧张呢?在《神雕侠侣》中,最核心的矛盾是情与理之间的冲突。黄蓉基本上属于理智型的人,她习惯于猜算别人的心思,对待杨过也是如此。在她的计算之中,杨康是死于中了她软猬甲上的毒,杨过对她们全家必定充满了敌意;杨过性情古怪,说不定会以阴毒的方式施以报复,所以她对杨过一直采取积极防范的态度。当然,这样想在原则上并没有错,可和睦相处的基础在于彼此信任,而信任往往并不是建立在理性的推理之上的,聪明的人如果太“聪明”,就会草木皆兵,以致没有人可以信任了(凡事皆有得有失)。黄蓉不是对杨过没有感情,而是让理智压制了感情。黄蓉在桃花岛上也曾与杨过有过一回真情的交流,黄蓉对杨过坦诚地说,她知道他有许多事瞒着她,不过她很了解,因为自己小时候也是一样的怪僻。杨过大为感动,忍不住扑在她怀里哭了起来,这就是以感情赢取信任的自然反应。可惜信任没支持多久,杨过一旦问出杨康的死因,立刻认定黄蓉是杀父仇人,而以前黄蓉对他的种种好处,都是别有用心。杨过行事虽偏激,却不鲁莽,只是由于过早便对聪明的黄蓉产生了强烈的不信任感(杨过也是个聪明人),所以对待事物的判断也就难免先入为主。
不过,中年后的黄蓉仍然是值得尊敬的,抛却小的缺点不说,在处理大是大非问题上,她毕竟没有让人失望过(人物性格发展到这个阶段,黄蓉已不像年轻时那样只求“独善其身”了)。一灯大师曾称赞黄蓉大智大勇,怎样叫“智”,似乎不必再解释,而“勇”有许多种:不知畏惧的“当头勇”,被萧伯纳在《兵器与军人》中挖苦得不成样子。比较值得敬佩的倒是感到恐惧仍不退缩的勇,小郭靖听见豹子吼而要去叫拖雷逃,韩小莹问他怕不怕连他也吃掉,他说:“我怕。”韩小莹问:“那你去不去?”郭靖答:“去!”这种勇气,是情感鼓励下的勇。第三类勇,是经过理性分析、精心准备,而后采取行动的勇。黄蓉为了寻找生死未卜的杨过,决定潜下绝情谷底的寒潭。虽说黄蓉水性极好,但毕竟已年届五十,无论精力应变都大不如前。她再三尽自己所能潜至能够潜到的最深处,以致上来时头发竟结了一层薄冰,这种沉着的勇,并不逊于前一、二类勇,恰恰相反,把危险看得清清楚楚而又全力以赴,对勇气与智慧的要求更高。
遗憾的是,第三类勇通常不被大多数人所欣赏,倒是不顾后果的乱打一通,无端一齐枉送了性命,大家都更感到义气干云,快意无比。说白了,道理也简单:人心底最害怕的是自己太过渺小太过无力,中年后的黄蓉居然连生死都能理性面对,自然远不如年轻时那么“可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