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载] 遍地大侠,独少金庸 [打印本页]

作者: wxwh97    时间: 2011-9-24 23:38     标题: 遍地大侠,独少金庸

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金庸的作品在流传,就有人谈金庸。这话不是我说的,但我相信这一点是真的。他的读者群从广度上来说,可谓雅俗共赏,大学教授在读,在研究,识字不多的人也读,各得其乐;从人数上来说,一般作家更是难以望其项背。仅从作者所处时代的读者数量来衡量,估计这个数字是前无古人的。  

  以前也读金庸,更多的是关注故事的精彩,就像看那些作品改编的电视电影一样,娱乐性占主要方面,很少注意他的文字魅力。真正被金庸折服,源于前不久读过的两本书。一本是孔庆东的《金庸评传》,一本是王怜花的《江湖外史》。以前看金庸,是从小说家的角度看,现在看,我觉得应该从文化、思想的高度看,他不仅仅是小说家,也是思想家。  

  看武侠,自然避不过侠这个字。孔庆东解释过侠的意思,并不像我们一般人理解的,只有武功高强、除恶扬善那类人才叫侠,助人为乐、好施乐善的也是侠,是否会武功并不是侠的标准。他从这个定义出发,得出的结论是当代最大的大侠是雷锋,有点滑稽,但我认可他说的。侠,不是一种行为,它应该是一种精神。  

  按照这个解释,那现在我们身边的侠就太多了,说遍地大侠一点不夸张。别的不说,想想最可爱的人,人民解放军,绝对称得上是侠,那就是两百多万,还不算那些民兵预备役。水灾,火灾,暴徒,恐怖分子等等,天灾也罢,人祸也罢,只要需要,他们就去了,没有什么报酬,他们付出的常常是生命的代价。侠之大者,也不过如此。他们无愧于最可爱的人这个称号。  

  遍地大侠,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幸运,是一种侠义精神的传承,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宝贵财富。  

  金庸塑造出了那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武林高手且不去说,光从侠的角度看,非常成功的人物也有好几个,最有资格称为大侠的恐怕就是郭靖了。在他笔下,真正的大侠不仅仅有高强的武功,更被他注入了一种精神,不是除暴安良、劫富济贫那种小事,而是从民族大义、国家利益的高度成就他们的侠名。  

  先有国,后有家,典型的儒家思想,可以看出,金庸受孔孟影响很大。不仅仅在这点,其他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儒家思想的影子。比如古人对女子讲究三从四德,要忠于丈夫,不可做违背常伦的事情。《天龙八部》里的马夫人康敏对丈夫不忠,和多人有染,最后金庸给她安排的结局很惨,不但死了,还死的很难看。再比如《雪山飞狐》里苗人凤之妻南兰,撇下女儿丈夫,跟了田归农,最后的结局也是一死下场。例子不仅这两个,他笔下的女人,只要背叛丈夫的,几乎没一个有好下场。金庸用笔就是这么残酷,不给那些违背三纲五常的人生存的余地。  

  文如其人,金庸本人为人处事也是一个儒士的典型。镜头前面的他总带着微笑,温文尔雅的形象经常让我想起孔夫子。中庸是儒家思想里很重要的一个内容,金庸小说里很多也体现了这点。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也是我最近反复体会的一句话,就是《书剑恩仇录》里乾隆赠陈家洛的佩玉上刻的那句: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我觉得这十六个字的分量一点都不亚于孔孟那些言论,说出了很多道理,是极其深刻的。  

  查这话的最原始出处时,看到很多人翻遍孔孟老庄,竟没有一模一样的,金庸原创。金庸这些话,与古人“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的道理如出一辙,只是古人多强调事业,不注重感情。源于古人,高于古人。  

  关于“情深不寿”,还看到这么一个故事。《世说新语》“惑溺篇”里面说荀粲与妻子十分恩爱,“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去冷,还以身熨之。妇亡,奉倩(荀粲)后少时亦卒。” 注引《粲别传》云说他在妻子死后“痛悼不能已已,岁余亦亡,亡时年二十九。”里面评论粲时说“以燕婉自丧”。按白话来说,用情过深者,其寿不久矣。  

  对这话的理解,我觉得还有另一层意思。情深不寿,不寿不仅可以说人,也可以是那个情。用情太深,人可以不亡,却可以让感情破裂,这也是物极必反的一个体现。现在有人总结出“爱到七分最相宜”,意思也是一样的。对于爱情,两个人太注重对方,将所有心思都放在对方身上,很容易失去自我,为情所困,最终不欢而散。对于友情,也是这个理,朋友之间必要的联系,互相帮忙是很正常的,但太过关心朋友,对朋友的一切都想了解,使得对方连应有的自由都没用,那结局也是很明显的。  

  写到这里,我想起看过的一个关于金庸的小故事。忘了名字,只记得是香港两位著名的女作家,她们那时都给金庸所创的《明报》写专栏。她们都嫌稿费少,去找金庸要求加钱,金庸对其中一位的回答是说她爱花钱,多给的话她照样会乱花掉,还不如不给。另一位听到这个就很高兴的告诉金庸,她不喜欢乱花钱,给她加稿费吧。金庸的回答是不喜欢花钱的话多给也没用,给了你也不花,不如不给。  

  你可以说这是他作为商人的一点狡诈,但他的智慧勿庸置疑。智慧的人有自己的思想,有思想的人是深刻的。金庸的江湖上,打打闹闹之间,我们懂得了很多,我们学会了为人处事的道理。就像孔孟一样,我们的时代需要金庸这样的人,只是这样的人太少了,全世界就一个金庸,这一点也和孔孟一样,是独一无二的。
作者: jerryxu    时间: 2011-10-2 19:00

唯独不能少金庸啊
作者: bmw    时间: 2011-10-9 09:29

古龙和金庸谁也不能少的
作者: freedom0909    时间: 2011-10-12 08:11

金庸 古老两位大师
作者: bydxz    时间: 2011-11-18 20:42

古龙死的时候并不老
作者: 独孤随缘    时间: 2011-11-19 11:52

金庸的小说太经典了,古龙也很经典
作者: roses    时间: 2011-11-30 10:22

查良镛学问很深真令人佩服
作者: 无名小卒    时间: 2011-11-30 16:52

金庸捧得他过高了
作者: A1B2C3D4    时间: 2011-11-30 19:20

古龙的作品更像是在破案,有的故事很离奇,很喜欢喝酒但是有才华的男人!
作者: 421126llh    时间: 2011-12-2 10:14

古龙他们的算个屁啊,能跟金庸比吗
作者: xiaowen0124    时间: 2011-12-2 11:28

好啊,写的不错
作者: 小鱼老爸    时间: 2011-12-4 22:34

金庸是用现代的思想用西方的笔法去写中国古代故事的第一人。
作者: pcmsvi2000    时间: 2011-12-9 09:30

金庸的侠是很真实的。
作者: 竹林隐士    时间: 2011-12-13 15:07

金庸,一代儒侠,文侠
作者: hs26    时间: 2011-12-18 10:38

金庸理所当然的大侠!
作者: william0079    时间: 2011-12-25 13:27

查小庸的杰作~~~~~~~
作者: pyhzf01    时间: 2013-1-22 09:43

两位都是武侠大师,只不过是各有所好




欢迎光临 月亮武侠大论谈 (http://bbs.moodmoon.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7.2